返回主站
科室导航

皮肤科

科普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室导航 > 医技科室 > 皮肤科 > 科普文章

脚底的小坑坑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2-10来源:李志量

有些人会发现自己的脚底,特别是前脚掌和脚跟的位置,会出现一些小坑坑,这些小坑坑通常不痛不痒,但看起来总让人觉得不太舒服,担心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其实,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窝状角质松解症”在作怪。

 

窝状角质松解症,指的就是脚底角质层出现了一个个小窝状的凹陷,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约1-5毫米,深度一般不超过1毫米。这些小坑通常出现在前脚掌和脚跟等受力部位,有时候也会出现在脚趾之间。除了小坑之外,有些人还会伴有脚底皮肤多汗、变白、起皱、脚臭;少数可能伴有轻微瘙痒或刺痛感。

 

它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也不会传染。

 

窝状角质松解症的发生,涉及到两种同时存在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跟脚底出汗增多相关,有的人是脚底天生就容易多汗,有些人可能是跟特殊的工作环境有关系,比如说闷热潮湿的工作环境;或者由于工作需要,要比较长时间的穿闷热不透气的鞋子。

 

第二个因素是细菌感染,很多细菌喜欢温暖潮湿的足底环境,在多汗的环境当中就更容易复制增殖,细菌的代谢产物容易破坏脚底的皮肤,从而造成肉眼可见的小坑坑。

 

那么出现了这种情况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平时在日常的护理上,最好穿棉质袜子或吸湿的袜子,并经常更换;穿过的袜子用肥皂和>60℃的水清洗;用肥皂水或者沐浴露洗脚,至少一日1;洗澡或者洗脚后,要及时擦干,避免水分的残留;平时尽量避免长时间穿着密闭的鞋子,优选非密闭性鞋或透气的职业鞋。

 

其次,可以自行购买一些非处方类的药物来处理,比如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红霉素或者莫匹罗星这种抗生素类药物,每天涂两次,自行外用在脚底的皮肤表面是比较安全的。

 

如果平时脚底出汗多的话,可以配合外用像三氯化铝或者是乌洛托品等有助于减少脚底出汗的药物。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自我护理治疗半个月后没有改善,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口服抗生素,或者开具检查以排除足癣、汗疱疹等其他的皮肤问题。

 

总而言之,窝状角质松解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症状,虽然有些人的脚底状态看起来有点吓人,但其实并不可怕,科学处理能够有效改善并预防。

 

参考文献:

1. Leeyaphan C, Bunyaratavej S, Taychakhoonavudh S, et al.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and safety of erythromycin 4% gel and 4% chlorhexidine scrub for pitted keratolysis treatment. J Dermatolog Treat 2019; 30:627.

2. Kontochristopoulos G, Sidiropoulou P, Tzanetakou V, et al. Managing pitted keratolysis: consider topical glycopyrrolate. Clin Exp Dermatol 2019; 44:713.

 

供稿:李志量

审核:马一平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邮编:210042    联系电话:025-85478037  Copyright ? 2016 威尼斯5994(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6433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355号  

问诊咨询电话: 025-85478037(8:00-11:30,14:00-17:00)
友情链接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